
一列火车慢悠悠地开到成都站,邓华拉着家人从车厢下来,踏上这个陌生却即将变成新家的城市。
几个月前,这位曾带领百万雄师在朝鲜战场跟美军对阵的将军,收到一份让他心里咯噔一下的通知:要离开军营,转业到四川,担任副省长。
邓华年过五十,军龄已经超过三十年了。听到要调到地方工作,他试探着问能不能去军事院校学习,至少还能继续留在军队里,但这个请求没人同意。
一向坚决服从组织安排的他,这次心里有点激动了。他叮嘱妻子李玉芝,把所有的军装都拿去洗衣店染成黑色。
在成都的前卫街四十四号,邓华找到了新住处,住了几天之后,他就去见了西南局第一书记李井泉。
省委一宣布,他负责农机工作,这位从沈阳军区司令员转变来的领导,眼前不再是战场地图和作战方案,而是拖拉机和水稻田。
回到寓所的路上,他让司机在新华书店门口停好车。出来的时候,他抱着一堆《农机手册》、《发动机构造原理》等专业书籍。
他说:“得把原理搞明白了,才好开口讲。”
在上任之前,邓华打算多打听这块地方的情况,于是带着家人一起游览四川的名胜景点。那天,他们去了新都县的桂湖。
湖里的荷花开得正旺,一家人走过石桥,来到湖心的小岛上那座“升庵祠”。祠里立着明代杨升庵的大块石雕,气势十足。
儿子邓贤诗满怀好奇问:“杨升庵到底是谁呢?”邓华则解释说,他是一位明朝很有名的政治家和学者,因得罪皇帝,后来被贬到了云南永昌卫。
杨升庵被充军到云南时才37岁,在那儿待了接近30年的时间。邓华接着说:“他虽然身陷困境,却没有消极颓废,依旧扎根基层,为百姓办实事,还坚持写书传播文化。”
走出公园,一家人在旁边的茶馆歇歇脚。邓贤诗在附近的小摊上捡到了一本杨升庵的诗文集,兴奋得跑回到茶馆。
邓华接过那本诗集,一页页翻过去,忽然停在一首叫作《春兴》的诗上:“遥岑楼上俯晴川,万里登临绝塞边,碣石东浮三绛色,秀峰西合点苍烟。天涯游子悬双泪,海畔孤臣谪九年,虚拟短衣随李广,汉家无事勒燕然。”
看到这里,他忍不住心头一颤,轻轻低语:“难道这就是为我写的?”
诗里的“天涯游子”和“海畔孤臣”,跟邓华当时的境遇,简直就像两条平行线似的。那位明朝被贬的官员的心情,穿越了几百年的时光,居然让这位退伍的将军产生了强烈的共鸣。
不过邓华没让自己陷在悲伤里,回来工作后,他就投入到新领域的“硬仗”中去了。
到四川刚一个月,他就带着秘书开启了调研之旅,一个月没回家,跑遍了川中和川南的十几个县市。
他的目标是搞清楚和掌握四川农业的最新情况和第一手资料。
以后那段时间,邓华常常出现在四川的田畔地头。这位曾经的将军,现在却蹲在田里,拆开发动机的盖子,和技术人员聊气门方面的问题。
到1962年,邓华已经拜访了六十多个县市。老百姓还记得那位穿灰布中山装的副省长,乡里的干部在汇报时说:“邓省长真是懂行。”
虽然他在地方上尽心尽力工作,但邓华的心里始终挂念着军队的事。
在1966年前的一次杭州会议上,毛主席曾提出让邓华回到部队工作的建议,不过因为有人不同意,最终也就没成事。
到了1975年,又出现了个转折点。在那次有数千人参加的四川省四级干部大会上,成都军区司令秦基伟坚持要让邓华上主席台坐坐。
秦基伟跟邓华说:“中央打算让你回部队,你得做好准备,这个是小平和老帅们一块儿商量后决定的。”
邓华心中那希望之火再次燃起,他兴奋地和孩子们一块儿说:“我又要回部队啦。”那年冬天,家里打算给他买顶御寒的帽子,但他坚持不要:“还买这种帽子干嘛啊,我能穿军装喽,军帽比买的帽子还厚实呢。”
不过,他等来的,却是希望再次破灭的消息,领导层发生了人事调整,他的调动也就因此搁置了。
两次回到部队的机会都没成行,再加上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压力,邓华的身体状况渐渐变差。到1962年底,他的体重从正常的120市斤一下子跌到只有70市斤左右。
肺气肿经常发作,不过他还是坚持在岗位上。
1977年,邓华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,中央发来通知,让他恢复了军队工作。年近七旬的他,终于回到自己热爱的军队岗位,担任了军事科学院副院长。
为了能多在部队待几年,这位拥有50多年烟龄的老兵下定决心戒烟。他坦言,这是自己“重返部队的一个果断举措”。
可是,长年的疲惫已经让他的身体受了不少伤害。到1979年7月,他的旧病又发作,被送进了医院。
在医院里,虽然只是一件小事,却展现出了他的始终如一的品质。军事科学院的张钟处长来看望他时,说到一位农村孕妇突发特殊疾病,使用了各种抗菌药都没效果,生命垂危。
邓华立刻说:“把我的药拿去给她用。”张钟犹豫一下:“那您怎么办?”邓华挥挥手,“不要管我。” 那位孕妇最终平安无事,几个月后生下个健康的小男孩。
1980年5月7日,总政治部发出《关于邓华同志问题复查结论的通知》,正式帮他澄清了冤屈。躺在病床上的邓华听到这个消息,眼泪忍不住就流了下来。
他断断续续地说:“真是太想为党为军队再出点力,可惜已经来不及了!”
1980年7月3日,邓华在上海去世,享年70岁。他没能穿着那身军装走完一生,不过枕边放着一本折角的《升庵诗抄》。
好多年过去了,大家在整理四川农业机械化发展档案的时候,还能看到邓华当年在各个县的分布图上用红色做的标记。
在桂湖公园偶尔看到那位将军,念到“天涯游子悬双泪,海畔孤臣谪九年”这句诗,渐渐想起了他。最终,他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:不管在哪儿,无论穿着军装还是普通衣服,他的心始终挂念着国家和人民。
重庆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